先說一下自己要寫這一篇的感想,這篇實在太不政治正確、又好像在引戰,但有些事實還是要說,不能積非成是,更不能以假亂真。
以下正文開始。
關心能源議題的人應該都看過這種雙曲面的大型高塔,這種高塔的名稱是冷卻塔,冷卻塔的主要作用就是作為發熱設備(可能是發電裝置或機械裝置)交換溫度使用,他所排放的煙霧為「水氣」(可能含有微量降低藻類生存的化學物),通常這樣的設備可以在不靠海的核能電廠最為常見。
![]() |
冷卻塔 (圖片來源) |
來看看幾張其他冷卻塔的照片:
「煙」都火燒起來了!
「煙」好大!又橘又紅!
「煙」好大!
「煙」好多!顏色橘黃又帶黑!
「煙」很大!黑黃橘色的「煙爆」!
紅「煙」漫布!
黑「煙」瀰漫!
「汙染」大爆發!「黑煙密布」!
「汙染」爆發!
「恐怖濃煙」!簡直像火把一樣。
覺得以上的濃煙很恐怖嗎?那些都是「攝影語言」。
畫面看起來鮮豔吸睛讓你覺得「工廠」排出恐怖「汙染物」,但其實那是「蒸氣」,就是像你打開電鍋冒出水氣一樣。日前Picasso Chou攝影師在自己臉書上貼上三張具有張力的照片,我只能說「戲劇效果」很好,但......那是水氣啊!
「煙」都火燒起來了!
![]() |
冷卻塔 (圖片來源) |
「煙」好大!又橘又紅!
![]() |
冷卻塔 (圖片來源,影片截圖) |
「煙」都爆出來了!「黃煙」爆出!
![]() |
冷卻塔 (圖片來源) |
「煙」好大!
![]() |
冷卻塔 (圖片來源) |
「煙」好多!顏色橘黃又帶黑!
![]() |
冷卻塔 (圖片來源) |
「煙」很大!黑黃橘色的「煙爆」!
![]() |
冷卻塔 (圖片來源) |
![]() |
冷卻塔 (圖片來源) |
黑「煙」瀰漫!
![]() |
冷卻塔 (圖片來源) |
「汙染」大爆發!「黑煙密布」!
![]() |
冷卻塔 (圖片來源) |
![]() |
冷卻塔 (圖片來源) |
「恐怖濃煙」!簡直像火把一樣。
![]() |
冷卻塔 (圖片來源) |
覺得以上的濃煙很恐怖嗎?那些都是「攝影語言」。
圖片中攝影師所拍的為中龍鋼鐵高溫爐渣的冷卻作業,爐渣的冷卻又分:氣冷式與水淬式。氣冷式即為爐渣自高爐排出時,採用自然冷卻的方式;而水淬式即為爐渣自高爐排出時,採用噴水方式急速(也沒多快,但就比氣冷式快)冷卻。水淬式流程可參考:夆典科技開發。也因此,中龍鋼鐵大家看到的「煙霧」就是爐渣「澆水」後的蒸氣(大家可以假想烤肉後在木炭上澆水熄火的情況)。該攝影師拍攝的天氣狀況在風速低與濕度高的情況下,會讓蒸氣的「呈現」擴散很大的情況。[本段補充說明]
工廠污染與核電冷卻蒸氣怎可拿來比較?中龍鋼鐵確實是台中的排汙大戶,但該汙染的就要指責,但不是污染的也不能安上罪名。中龍鋼鐵的高溫爐渣水淬式並非排放汙染,與核電冷卻式相似的冷卻作用所排出的蒸氣。[本段補充說明]
其實不用大老遠跑去中火那邊拍,台中市環保局在大型的汙染源上就有裝設監測設備,你在家裡就可以查到台中八大排放原的數據:臺中市固定污染源連續自動監測資訊網。攝影師說燈光把汙染源現出原形,水氣有什麼好現出原型,真的現出原形嗎?攝影鏡頭是無法監測汙染源的。
來看一下冷卻塔的結構,上面那些很可怕的「汙染物」從下面的圖,我們大概就可以知道是什麼。

來看一下冷卻塔的結構,上面那些很可怕的「汙染物」從下面的圖,我們大概就可以知道是什麼。

國人常識不足的點:
1. 中火被標籤化:反正空汙就怪罪給中火(看看該攝影師下面的留言)。
在環保署網站的TEDS(Taiwan Emission Data System)可以下載空汙排放分類與排放量等統計,柴油車年排放PM2.5超過火力發電廠。
2. 正光背光傻傻分不清楚
3. 空品與大氣有緊密的關係
大氣可以影響空品的因素有:風速、風向、地形與溼度等。
在此並不是說人為影響沒有(人為請參考這篇:空品資優生日本 為何紫爆了?),但環團或沒有基本知識的人,嘴上說要關心空品卻是連基本功或資料都不想查,實在不知道是用哪國的觀落陰方式關心。
封面圖片:petapixel
Picasso Chou:臉書
Cooling Tower Structure:researchgate
videvo:影片連結
nuclear cooling towers:檢索
核能與科技:冷卻塔(Cooling tower):連結
核電與科技:核電廠結構知多少:連結
cattenom:檢索
flickriver:檢索
Power Plant - Hy-Lok Europe:檢索
氣象局:每月氣象資料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