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評論】先前台中市政府與美國NASA合作想找出中部空汙成份,而現在中研院也加入德國團隊來解析,希望空品能越來越好。
空汙是影響台灣地區民眾健康的關鍵之一,也是國內民眾關心的議題,中南部這一兩年受空污影響,中研院和德國布萊梅大學合作,今年3月初進駐台南機場,將在14日到4月5日期間,以高空研究飛機搭載精密機器,探測台灣鄰近海域空氣污染物,進行分析。
中研院環變中心主任王寶貫表示,這次是台灣首次參與國際大氣研究實驗,也是首次有大型化學研究飛行載具進駐台灣,進行大氣結構與化學分析,希望能了解台灣周邊的大氣結構與化學成分,藉此進行空汙研究。
王寶貫表示,台灣空汙嚴重,不僅有區域性汙染也有境外汙染源,情況相當複雜,不僅有北方帶來的汙染,還有南方帶來的污染,都會在春天帶來空汙,以往因無法取得高空資料,只能從地面觀察,現在跟德國布萊梅大學合作,盼能進一步了解途徑、種類。
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副主任周崇光表示,這趟觀測將從台灣往北到西北太平洋地區,包括韓國、日本與台灣等地,從台南出發經過台中、高雄外海等地,以高解析大氣物理化學模式預報模式進行研究,盼能透過這次高空檢測,得到更多檢測資訊,再與政府商討如何解決空汙問題。
周崇光表示,高空研究飛機五年來飛過希臘、埃及、非洲、菲律賓與印度等地,長期進行空氣污染分析,一路來到台灣,一次飛行時間就是8到9個小時,飛機上配有氣體與微粒等測量機器,能夠了解汙染物如何通過大氣進行氧化反應,像是二氧化硫與二氧化氮,怎麼在大氣中進行化學轉化,都盼能透過這次中研院跨國合作研究,得到更精確的答案。[轉載自聯合報]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