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品指標降低?秒懂空品指標差異



  有人說(葉光芃)空氣品質紫爆顏色數值被拉高,所以台灣的空氣品質會變好是因為降低標準,這個說法其實是錯的。

  可以想像一下當你坐捷運時,車廂裡面有什麼味道?香水味、汗臭味、體香劑味、空調味、消毒劑味等。空氣裡面有很多混合物,不會只有單一種「味道」存在。既然小小的車廂裡面有這麼多的「味道」,那麼我們所處的空間呢?一定還會有更多「味道」。
  
  而單單把PM2.5拿出來衡量是不精準的。因為忽略其他更多污染物的存在,特別是空氣盒子,它僅能測PM2.5單一汙染物。若是環境中臭氧濃度高,但是空氣盒子或是使用PM2.5指標,都顯示綠色,但實際上已經造成人體危害,臭氧的處理比起PM2.5是更加困難,環團人士卻忽略其他汙染物的危險性,對外僅強調PM2.52的顏色與數值

  環保署過去的PSI指標可以測的汙染物包含:硫化物、氮氧化物、PM10、一氧化碳、臭氧。但因為不包含PM2.5,因此在去年底環保署把PM2.5這個汙染物加入後,空品指標升級成為AQI,當舊的PM2.5數值為36時,表示顏色為黃色;但AQI在12.1時,即顯示黃色,換句話說,AQI在預警功能上比較強,對於敏感體的人也比較有警示作用。

  在紅色指標的時候,AQI與PM2.5數值差不多,但「紅爆」的情況其實已經對人體有較高的威脅性,這時候就必須住,然而環團的紫爆卻是「紫爆」時候才需注意,這反而對人體會更有影響。

  因此:
  1. 空氣是混合物,空氣不會僅有一種汙染物。
  2. 單純看PM2.5是危險的。(環團一直強調PM2.5實在不對)
  3. AQI黃色對敏感體質更有預警效果,AQI紅色對一般人提早警戒。













參考資料:
1. 過時空氣指標PSI 讓你誤以為空氣好 (資深環保記者朱淑娟)
2. 指標對照表與活動建議 (南投縣環保局)
3. 台灣即時空氣品質指標 PSI 版本 (用數據看台灣)
4. 整合PM2.5、臭氧 新式空污指標「AQI」12月1日上路 (環境資訊中心)
5. 空氣污染指標(PSI)與肺功能 (肺功能室主任 黃吉志醫師)
6. 空氣品質指標(AQI)與健康影響 (環保署)
7. 台灣空氣污染指標 (維基百科)

留言

較新的 較舊